飞腾团队 1990 年代在危机与挑战中诞生,为中国芯的发展点燃了“星星之火”,在 20 余年的涤荡中,奋力攻克“卡脖子”难题,实现了中国芯从 “基本可用” 到 “可用”“好用”的不断跨越。这款以 FT-1500A 命名的芯片,实测性能和存储带宽都达到了预期,经专家鉴定,总体技术水平达到 “优秀”,成为第一个兼容 ARM64 位指令集的高性能通用 CPU 。2019 年底,飞腾系列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这也是国产 CPU 第一次获得该殊荣。兼顾创新与安全,飞腾提出了 CPU 层面的安全架构规范,从十个方面定义了安全处理器中涉及的软硬件功能和属性,实现了 CPU 的内生安全机制。“这个机制就像给信息系统打了一针疫苗,可以免疫攻击、恶意代码入侵、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,进一步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。” 技术人员介绍。
芯片设计之难,犹如 “在头发丝上起万丈高楼”,要在指甲盖大小的硅基板上构筑百亿晶体管迷宫,可以容忍的时序偏差不能超过千亿分之一秒。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科研中的 “卡脖子” 难题,只能靠数十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和脚踏实地的实践。500 天的夜以继日,这群 “造芯人” 集聚多地力量联合攻关,50 余次关键技术试验, 2300 多项子任务,80 多个评审问题攻克,10 万项测试验证……一路过关斩将,顺利完成了 S5000C 投片前的“任务清单”。
集特智能与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飞腾”)作为国产化计算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,双方在技术研发、产品适配、生态共建等方面形成了紧密的战略协同关系。
集特智能深度整合飞腾处理器的性能优势,将其应用于多款国产化硬件产品中。例如:
工控机:如IPC-3200系列桌面壁挂式工控机,搭载飞腾D2000八核处理器,支持双通道内存(最高32GB),适配银河麒麟、统信UOS等国产操作系统,满足工业自动化、军工等场景需求。
主板:推出GM9-2602系列工控主板(如GM9-2602-22),基于飞腾D2000处理器及X100桥片设计,支持更高内存频率(2666MHz)和扩展性,适配多种工业场景。
加固笔记本:如三屏加固笔记本GEC-2602,采用飞腾D2000处理器与景嘉微独立显卡,具备IP65防护等级,专为国防、勘探等恶劣环境设计。
集特智能与飞腾共同推动国产化生态的完善:操作系统适配:产品全面适配银河麒麟、统信UOS等国产系统,并通过与飞腾生态伙伴(如景嘉微、摩尔线程)的互认认证,实现软硬件协同优化。行业解决方案:合作覆盖政务、金融、能源、国防等领域。例如,基于飞腾芯片的工控机和服务器支撑了“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”等项目,提升国产算力在关键行业的渗透率。
双方联合突破“卡脖子”难题,如飞腾D2000处理器的低功耗优化与高可靠性设计,助力集特智能在工控主板、嵌入式设备等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化。通过飞腾与7000余家生态伙伴的合作网络,集特智能的产品得以快速融入国产化替代方案,加速在云计算、边缘计算等新兴场景的落地。集特智能的产品在飞腾技术支持下,成为国产化替代的榜样:IPC-3200等机型凭借小体积、高稳定性,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、智能医疗等领域,凸显国产技术从“可用”到“好用”的转变。
集特智能将持续深化与飞腾的合作,围绕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兴领域,开发更高性能的国产化硬件,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在各行业的融合创新,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,构建起了国内完善、庞大的从端到云信息化建设全栈生态体系。集特智能与飞腾共同构建了国产化计算生态的闭环,不仅强化了技术自主可控能力,也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。